(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赵军 记者 孟琳)“连收带种,冰雹大风。误了播种,一年成空。过了芒种,别再强种。”6月6日,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满校园,安康市汉滨区县河九年制学校一年级语文老师王晶晶开始引领学生齐诵二十四节气儿歌《芒种》。走进校园,师生的诵读声此起彼伏,浓郁的书香扑面而来。
当日,汉滨区教体局在这所书香校园启动全区教体系统图书漂流暨师生共读共写活动,以此引导各镇办中心校、各中小学园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着力提升师生阅读水平,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聚力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提质增效。
启动仪式上,县河镇中心校校长杨连银介绍了全镇开展阅读行动、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情况。汉滨区教研室主任朱寿安宣读了《汉滨区教体系统图书漂流暨师生共读共写活动管理办法》,县河镇中心教研组组长陈世平宣读了《汉滨区县河镇图书漂流方案》,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与县河镇中心校签订了《图书漂流承诺书》。县河九年制学校校长、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分别发言,表达了积极参与读书漂流阅和共读共写活动的信心和决心。与会领导向学生分送了精选的漂流图书。
汉滨区教体局副局长罗发兵就扎实开展图书漂流暨师生共读共写活动提出了总体要求。他指出,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目的是在家校之间营造一种浓浓的阅读氛围,影响和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读书习惯,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让人生在书香的熏染下变得美丽而丰盈。他要求各镇办中心校要积极行动,按照图书漂流规则,认真组织图书漂流活动,让图书在流动中发挥作用,实现传递知识的价值,让每一个学生因阅读成长,让无数家庭因阅读受益;要创新载体,通过组织阅读成果展示、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演讲比赛、诗词大会、手抄报展评、课本剧展演、朗读大赛、读书征文等活动,激发师生、家长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师生、家长共读共写的水平,推动书香校园建设走心走深走实。
活动中,学生社团用舞蹈、相声、课本剧等形式,演绎了同学们共沐书香、快乐成长的真情实感。启动仪式开始前,与会人员观摩了县河九年制学校晨诵课,观看了专题宣传展板,参观了学校书香校园成果展,学习了该校推进阅读行动的好经验、好做法。
县河九年制学校校长刘来聪表示:“学校将充分利用漂流的图书深耕师生共读共写活动,引领师生沉浸于阅读写作,借助每周的读书课及‘好书推荐’分享读书成果,聚焦每月的班级小组建设奖评办法指向读书活动,落实每学期的总结表彰工作激励师生参与读书行动,着力培育一批书香少年、书香教师、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促使全体师生从书中汲取营养、丰富内涵、提升素质,从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县河九年制学校四年级学生陈梓萌说:“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将制定充实的读书计划,与老师和同学一起在晨诵中穿越诗歌享受生命,在午读中汲取知识获得力量,在暮省中对话心灵创作成长。我们会倍加珍惜每一节阅读课,积极参与每一场读书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漂流分享,让缕缕书香氤氲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读书如呼吸一样自然,让读书成为校园最亮丽的风景线。”
据介绍,此次图书漂流活动以县河九年制学校为起点,分镇级校际漂流和校内漂流两种形式。图书漂流期间,各班每周将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分享活动,学校将开展师生读书演讲大赛和读书达人评比活动,中心校将举办以“读书分享,引领成长”为主题读书节活动,展示全镇的阅读成果。图书在镇级漂流期满后,将统一回归起点学校整装打包,由汉滨区教体局决定流向下一个乡镇。通过建立评价、展示、交流机制,促进图书漂流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记者1月28日从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日前我省印发《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河南自贸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2年,我省强化工业增长攻坚,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 4%,高于全国15 1个百分点。工业
继信阳高新区、许昌高新区成功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之后,我省高新区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1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新批准认定了5家
1月30日,副省长刘玉江赴洛阳市调研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保交楼工作。刘玉江深入汝阳县、伊川县房地产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人、房地产从业者交
郑州市303个项目,总投资3068亿元;洛阳市311个项目,总投资2857亿元;安阳市163个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近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