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位于科尔沁沙地南部,这里土地沙化面积一度高达96%。经过70多年的科学治沙和生态修复,曾经的荒漠“沙海”变身“绿洲”,恼人的风沙灾害也成为了当地“绿富同兴、绿富同行”高质量发展的致富“金沙”。
新中国成立之初,彰武全县24个乡镇有23个属于沙区,沙化土地面积达524.2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96%。每年,当地有40%—70%的农田遭受风沙危害,粮食亩产不足百斤,50%的牧场遭受风沙侵蚀。作为科尔沁沙地南侵的“风道”和“沙口”,曾经彰武县一年365天,有240天都是风沙漫天。大风卷起砂砾形成大大小小的流动沙丘向南移动,严重威胁着辽宁中部城市群的生态安全。
【资料图】
如今,在曾经风沙最严重的彰武县章古台镇,记者登上瞭望塔远眺,映入眼帘的是绿意盎然绵延不断的万亩“林海”一直铺展到天边。现在,这片防护林带犹如一条绿色的屏障,有效阻隔了科尔沁沙地南侵,形成了“以树挡沙”的治沙模式,也造就了大漠“林海”的奇观。
行走在新中国第一片人工樟子松林中,很难想象它们是植根在上百米厚的沙层之上。70多年前,彰武林业人打破樟子松在北纬42°不能存活的限制,科学引种成功,开创樟子松治沙的先河。如今,樟子松已经成为陕西榆林、河北塞罕坝等地区三北防护林的重要树种,也为彰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70多年过去了,彰武的森林覆盖率由2.9%增加到了31.47%,扬沙天气由1953年的43天下降到近年来的5天。
然而,半流动沙丘、风蚀点单靠植树造林难以奏效,怎样把这些沙子锁住?当地治沙人给出了“以草固沙”的答案。
短短数年,白花花的沙坨子被青草覆盖、荒山秃岭被绿树掩映,草原植被覆盖率由治理前的不足20%提高到80%以上。
光伏治沙向绿而行
用树挡住沙、用草固住沙,再用水含住沙、用光锁住沙。时至今日,彰武已经形成了系统的治沙模式。
除了风吹来的沙,还有水冲来的沙。彰武县旁有一条柳河,是辽河下游的一条多泥沙支流,大量泥沙导致河床升高、河道加宽,形成了40万亩风沙带。当地通过水利设施建设,引入水库储备水,把沿岸具备种植条件的6万亩旱田改造成水田湿地,“沙窝子”变成了“鱼米乡”。
当无边的绿意渐渐覆盖茫茫沙地,当风沙渐渐平息,彰武人开始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一般性沙化耕地上立起了一排排“光伏树”,用光伏阵列间距形成平铺式沙障,利用光伏间距遮光、降温,减少水分蒸发,在光伏板下闲置荒漠化土地种草固沙、恢复植物生长、保护地下水资源,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
以光伏建设驱动生态治理,变政府花钱治沙为市场化治理,向生态环境导向开发模式转变,彰武走上生态与经济共赢、质量与效益兼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如今,光伏板下绿草如茵,板间农作物长势正旺。
以“砂”为媒“点沙成金”
从防沙治沙,到护沙用沙,经过70年的治理,彰武人不仅把风沙牢牢阻拦在了防护林带之外,还“变废为宝,点沙成金”,让曾经的灾害风沙变成了致富“金砂”。
彰武是全国三大天然硅砂主产地之一,目前,已探明储量8.49亿吨,远景储量在30亿吨以上。这里的天然风积砂品质优良,是铸造、玻璃、化工、航天、石油等行业的重要原材料。把过去谈之色变的沙子变成县域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彰武建立起硅砂深加工、装备制造及配套、高端建材、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
在彰武一家科技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全国首台套的废砂再生生产线正在将工业铸件废砂回收再生成可重复利用的再生砂。
废砂回收利用正是彰武“绿色用沙之道”的缩影,彰武硅砂产品从单一的擦洗砂、焙烧砂发展到人造砂、3D打印砂等高附加值、高科技产品,探索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特色发展之路。如今,彰武铸砂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0%,国内硅砂行业10强企业有7家落户彰武。
以“砂”为媒,“点沙成金”,彰武人正在交出一份有“颜值”,又兼具“产值”的答卷。
下一篇:最后一页
记者1月28日从省对外开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获悉,日前我省印发《建设河南省RCEP示范区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充分发挥河南自贸
记者从省工信厅获悉,2022年,我省强化工业增长攻坚,工业投资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全省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5 4%,高于全国15 1个百分点。工业
继信阳高新区、许昌高新区成功获批为国家高新区之后,我省高新区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1月29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省政府新批准认定了5家
1月30日,副省长刘玉江赴洛阳市调研房地产市场发展和保交楼工作。刘玉江深入汝阳县、伊川县房地产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人、房地产从业者交
郑州市303个项目,总投资3068亿元;洛阳市311个项目,总投资2857亿元;安阳市163个项目,总投资1266亿元……近日,河南省第七期三个一批项
X 关闭
X 关闭
6月30日,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河南省视博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调研平台建设、服务项目、技术研发等情况。(记者 董亮 蔡迅翔 摄)6月30日,省委[+更多]
6月30日上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仪式在郑州举行。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副省长何金平出席开工仪式,并共同为项目奠基。河[+更多]
免费的也许是最贵的。接到免费茶艺培训,到店就送精美礼品的卡片,近日,有好奇心的老年人走进了郑州某某斋生活艺术馆。馆内,古玩、字画、[+更多]
6月30日,省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工作专班会议在郑州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更多]